丁酉上元乡饮

· 钟芳
蔚文关国步,嘉会协阳亨。 尊俎从横列,阶庭揖让升。 燕思鱼在藻,歌和鹿鸣苹。 读法昭谟训,铿金振典刑。 位分天地象,道配日星明。 慨此南荒极,何如一叶轻。 衣冠中土旧,风气四时并。 世变兵戈隔,年饶粟谷登。 圣猷天覆焘,文教日隆兴。 四际归皇极,殊方款舜廷。 乃知王道易,端赖典彝行。 自笑雕虫陋,虚叨佩玉荣。 悬车甘隐伏,扫迹向幽贞。 兴寄羲黄上,情抛稷契能。 敢云疲自逸,其奈眇难胜。 徵牍劳躬致,宾筵荷肃迎。 勉驱衰质朽,仰赞淑仪成。 冠绂惭终累,溪山歉素情。 旅终无一语,何以答干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蔚文:富有文采。蔚(wèi)。
  • 关国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 嘉会:美好的宴会。
  • 协阳亨:顺应阳气的亨通。
  • 尊俎(zūn zǔ):古代盛酒肉的器具,这里指宴席。
  • 揖让:宾主相见的礼节。
  • 燕思:宴饮思念。
  • 鱼在藻:比喻人们在安乐的环境中。
  • 歌和鹿鸣苹:唱和着《鹿鸣》和《采苹》的歌曲。
  • 谟训(mó xùn):谋略和训诲。
  • 典刑:常法,常规。
  • 皇极:指君主的准则或法则。
  • (yóu):计划,谋划。
  • 覆焘(fù dào):覆盖。
  • 文教:文化教育。
  • 隆兴:昌盛。
  • 典彝(diǎn yí):常典,法度。
  • 雕虫:指写作诗文辞赋。
  • (tāo):谦词,表示承受。
  • 悬车:指辞官居家。
  • 隐伏:隐藏潜伏。
  • 幽贞:指高洁坚贞的节操。
  • 羲黄:伏羲和黄帝,泛指上古时代。
  • 稷契(jì qì):稷和契,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臣。
  • (miǎo):微小,渺小。
  • 徵牍(zhēng dú):征召的文书。
  • 干旌(gān jīng):旌旗的一种,这里指朝廷的表彰。

翻译

富有文采之事关系到国家的进程,美好的宴会顺应着阳气的亨通。 宴席上的酒器纵横排列,人们在庭院中按照礼节相互揖让着登阶。 宴饮时思念着如鱼在水藻中般的安乐,歌唱应和着如同《鹿鸣》《采苹》般的乐曲。 宣读法律彰显谋略和训诲,铿锵的金属声振奋着常规法则。 地位分别对应着天地的现象,道德与日月星辰的光明相配。 感慨此地是南方荒远之极,自己又如何能像一片轻叶。 衣着服饰遵循中原的传统,风俗风气四季并存。 世事变化被战争阻隔,年成富饶谷物丰收。 圣上的谋划如天般覆盖,文化教育日益昌盛兴旺。 四方都归附于君主的准则,边远之地也诚心归顺于朝廷。 于是知晓王道是容易的,关键在于依靠法度的施行。 自己嘲笑自己写作诗文辞赋的浅陋,惭愧承受着佩玉的荣耀。 甘愿辞官居家隐藏潜伏,扫除行迹追求高洁坚贞。 兴致寄托在伏羲黄帝的上古时代,情感上抛开了稷和契的才能。 怎敢说自己疲惫而自我安逸,无奈自己太过渺小难以胜任。 征召的文书使自己身心劳累地前往,宾客的筵席承蒙恭敬地迎接。 努力驱使这衰老腐朽的身体,仰仗赞美美好的礼仪得以成就。 官帽和官服最终成为惭愧的累赘,溪流山峦辜负了平素的情意。 旅途结束没有一句话,用什么来报答朝廷的表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上元乡饮的盛景,以及诗人对国家、社会和自身的思考。诗中既描写了宴会的隆重和人们的礼仪,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对王道、文教的重视。同时,诗人也对自己的地位和能力进行了反思,表现出一种谦逊和自省的态度。

在艺术上,这首诗用词丰富,对仗工整,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通过对各种意象的运用,如蔚文、嘉会、尊俎、阶庭、燕思、鱼藻、歌和、鹿鸣等,营造出了一种庄重而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氛围。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和传统的追溯,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想。

钟芳

明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