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行

长安八月天宇清,西山日落佳气生。 纤云尽敛尘不起,团圆明月悬高城。 城头一望长空碧,恍若冰壶濯皓魄。 南陌烟消万井寒,中衢露冷千门白。 星河耿耿正流辉,夜静风高雁不飞。 滴残玉漏更偏永,何处砧声自捣衣。 绣幕齐褰珠帘起,家家台榭秋如水。 最是中宵急管弦,尽属侯门与戚里。 纷纷急管与青丝,何似清辉对玉墀。 御沟波上光来往,鸡树枝头影合离。 花砖几见月华上,天禄閒吟应共赏。 此夕金茎出汉宫,月光还照仙人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佳气:美好的云气。
  • 纤云:微云,轻云。(“纤”,xiān)
  • (zhuó):洗。
  • 皓魄:明月。
  • 耿(gěng)耿:明亮的样子。
  • 玉漏: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
  • 砧(zhēn)声:捣衣声。
  • 褰(qiān):掀起。
  • 戚里: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
  • 玉墀(chí):宫殿前的台阶。
  • 天禄:汉代阁名。后亦通称皇家藏书之所。
  • 鸡树:古代中书省的别称。
  • 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
  • 仙人掌:承露盘上的仙人手掌。用以承接甘露。

翻译

长安的八月天空晴朗,西山的太阳落下后美好的云气产生。 微云全部消散尘土不再扬起,团圆的明月高悬在高大的城墙上。 从城头望去,长空一片碧蓝,恍惚间如同冰壶洗净了明月。 南面的小路烟雾消散,众多的水井显得寒冷,城中的大道露水冰冷,众多的门户一片洁白。 银河明亮正流动着光辉,夜晚寂静风高,大雁不飞。 玉漏的水滴残滴,更显得长夜漫漫,何处传来的捣衣声? 绣幕一起掀起,珠帘高挂,家家的亭台楼榭秋意如水般清凉。 最是半夜时急切的管乐之声,都属于王侯之门和外戚之家。 纷纷扰扰的急切管乐和歌声,怎比得上这清朗的月光对着宫殿的台阶。 御沟的水波上光芒闪烁来往,中书省的枝头影子交错离合。 花砖上几次见到月光照耀,在皇家藏书之所悠闲吟诗应该一起欣赏。 这个夜晚铜柱从汉宫伸出,月光还照着承露盘上的仙人手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八月的夜景,从天空的晴朗、明月的高悬,到城中的各种景象,如南陌烟消、中衢露冷,再到星河耿耿、夜静风高,以及砧声、管弦之声等,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诗中通过对比,如“纷纷急管与青丝,何似清辉对玉墀”,表达了对清朗月光的赞美,也暗示了对繁华背后的一种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将长安城的秋夜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世事的感慨。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