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溽暑(rù shǔ):指夏天潮湿而闷热的气候。
- 三湘:有多种说法,一般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 五岭: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
- 鲸鳌:比喻强大而凶猛的敌人或势力。
- 儗(nǐ):同“拟”,打算,准备。
- 蟾(chán):古代神话中说月中有蟾蜍,这里的新蟾应该是指新月。
翻译
黄鹤楼上的景色和齐云楼的景色都堪称绝妙,然而我独自登上这岳阳楼时,却忍不住频频回头观望。 坐在这岳阳楼中,湘江地区夏天那种潮湿闷热的感觉渐渐消散,望向远处,五岭山脉上飘浮的烟雾也尽收眼底。 范仲淹心怀忧国忧民之情,渴望能有所作为来报答国家;苏东坡满心愁绪,叹息自己被流放他乡、长久停留。 大丈夫想要立下战胜强大敌人的志向,打算把那新出的月牙当作钓鱼的鱼钩。
赏析
这首诗围绕登岳阳楼展开,先写了岳阳楼的独特位置和视野,让人感受到这里的气势和美景。接着通过提及范仲淹的忧怀和苏东坡的愁思,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内涵,也反映出作者对古人情感的共鸣和对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的远大志向和豪迈气概,他希望能够像用新月作钓钩一样,战胜强大的困难,实现自己的抱负。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自身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贞节堂为王宪使允题 》 —— [ 明 ] 韩雍
- 《 送杨练师受度牒还山陈缉熙求 》 —— [ 明 ] 韩雍
- 《 秋日美峪至保安道中望居庸有感口占三绝 》 —— [ 明 ] 韩雍
- 《 午日闻竞渡歌 》 —— [ 明 ] 韩雍
- 《 庆张维学擢乡郡阴阳正术 》 —— [ 明 ] 韩雍
- 《 营建纪成陈都堂命为阮太监题 》 —— [ 明 ] 韩雍
- 《 拙斋为冯泰题 》 —— [ 明 ] 韩雍
- 《 辛卯岁年五十须鬓有变白者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