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荩臣宪副曾与予同除广东兹闻擢陕西宪使寄诗为贺

· 韩雍
同捧外台檄,怜君独滞留。 清才不可掩,高位岂须求。 马度函关晓,云开华岳秋。 相期守初志,联步凤池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外台:官名,后泛指地方官。
  • (xí):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 :怜悯,同情。
  • :掩盖,遮挡。
  • 函关:函谷关,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 华岳: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 :期望,盼望。
  • 联步:同行。
  • 凤池:原指禁苑中的池沼,后多用以代指中书省或宰相。

翻译

我们曾一同捧着地方官的文书,怜悯你独自滞留在那里。 你的杰出才能是无法被掩盖的,高位岂是靠祈求就能得到的。 马儿在清晨跨过函谷关,云彩散开后华山的秋色显现出来。 期望你能坚守最初的志向,我们能一同在中书省任职前行。

赏析

这首诗是韩雍写给项荩臣宪副的贺诗。诗的首联回忆了两人曾一同接到外任的文书,而项荩臣却滞留未行,表达了对他的同情。颔联赞扬了项荩臣的才华,并认为高位是凭借才能获得,而非乞求而来,体现了对他的肯定和鼓励。颈联通过描写马度函关、云开华岳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壮阔的氛围,也可能暗示着项荩臣的新征程将充满希望和机遇。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坚守初心,两人能在仕途上共同进步,在中书省有所作为。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与关怀,又蕴含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意境开阔,富有感染力。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