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余士翘

故人千里隔风烟,每到相思辄惘然。 惆怅蠹篇凉雨夜,缄题雁字菊花天。 瓮头绿醑同谁卧,台上黄金独尔怜。 献赋长杨应不远,北帆翘首榻常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烟:指美好的景色,这里寓指遥远的路途阻隔。
  • 惘然:失意的样子,这里指心中若有所失、迷茫的感觉。 (读音:“惘”wǎng)
  • 蠹篇:指书籍,泛指书卷。因为书长时间不翻阅容易被虫蛀,所以称“蠹篇”。 (读音:“蠹”dù)
  • 缄题:书信的封题。
  • 雁字:群雁飞行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书信。
  • 绿醑(xǔ):绿色美酒。
  • 长杨:汉代宫名,这里借指帝王的宫殿。

翻译

老朋友你我相隔千里,路途遥远且充满阻碍,每当我想起你,心中就充满失落与迷茫。在这凉雨之夜,面对满是蛀痕的书卷,我满心惆怅,在这菊花盛开的时节,我写好书信寄给你。瓮中的美酒能和谁一同畅饮呢?那台上的黄金也只有你会怜爱了。我想你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向帝王进献辞赋,我的北行之帆已经高高翘起,你的床榻也常常为你悬着等待你的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韩日缵寄给余士翘的,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其未来的期待。诗的首联“故人千里隔风烟,每到相思辄惘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距离产生的迷茫之感。颔联“惆怅蠹篇凉雨夜,缄题雁字菊花天”,通过描写凉雨之夜面对书卷的惆怅,以及在菊花天写书信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思念的氛围。颈联“瓮头绿醑同谁卧,台上黄金独尔怜”,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友人的牵挂,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的独特品质。尾联“献赋长杨应不远,北帆翘首榻常悬”,对友人的前途充满信心,表达了期待友人早日归来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各种情景的描绘,将诗人的思念、孤独、期待等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