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谭公瑾

君之侠气少人知,口里长吟七字诗。 不为萧疏那有致,将因放傲转成痴。 一编芸草馀生计,数幅松笺泛古思。 无限里儿空赚事,葛巾徒步顾相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样子。
  • 芸草:香草名。又名芸香,可驱虫、驱蠹,古代藏书多用之。(“芸”读作“yún”)
  • 松笺:松树皮做的笺纸。
  • 古思:怀古之思。
  • 里儿:指不学无术的人 。(“儿”在这里不读“ér”,读音为“ní”,同“倪”)

翻译

您的侠义气概很少有人知晓,嘴里常常吟诵着七言诗。 并非因为清冷疏散才有韵味,而是因为放纵傲岸转而变得痴迷。 一卷香草为伴度过余生,几幅松笺之上泛着怀古之思。 那些不学无术的人白白做事一场空,您头戴葛巾徒步而行,却遭他们欺侮。

赏析

这首诗刻画了谭公瑾的形象,表现了他的侠气、才情和独特的个性。诗的前两句通过“侠气少人知”和“长吟七字诗”,突出了谭公瑾的与众不同。“不为萧疏那有致,将因放傲转成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他的性格特点,不为世俗的冷清所影响,反而因其放傲的个性而显得更加独特,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接下来,“一编芸草馀生计,数幅松笺泛古思”描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情趣,以香草为伴,在松笺上抒发怀古之思,展现出他的高雅品味。最后两句“无限里儿空赚事,葛巾徒步顾相欺”,则表达了对那些不学无术之人的批判,以及对谭公瑾受到欺侮的不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谭公瑾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真性情和高雅情趣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偏见的不满。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