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同苏汝载踏月

一天明月照城虚,有客同行步委闾。 更寂悄无人笑语,林深潜见鸟踟蹰。 轻谈舒卷终惟我,閒数升沉可问渠。 大地此时成落莫,好餐丹液跨蟾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委闾(wěi lǘ):委,弯曲。闾,里巷的大门。委闾指弯弯曲曲的里巷。
  •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前的样子。
  • 舒卷:在这里指世事的盛衰、消长。
  • 升沉:指人的地位或境遇的升降变化。
  • 落莫(luò mò):冷落,寂寞。
  • 丹液:传说中的仙药。
  • 蟾蜍(chán chú):传说月中有蟾蜍,这里代指月亮。

翻译

天空中一轮明月照耀着空虚的城池,我与苏汝载一同在夜晚踏着月光,行走在弯曲的里巷之中。四周更加寂静,没有人声笑语,在幽深的树林里,隐约能看见鸟儿徘徊不前。我们轻松地交谈着,世事的盛衰消长最终只在于我自己的看法,而人的地位境遇的升降变化,倒是可以问问他人。此时大地变得如此冷落寂寞,真想服食仙药,跨越到月亮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月夜漫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寂静、幽深的氛围。诗的前两句通过“明月”“城虚”“同行”“委闾”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月夜出行图。“更寂悄无人笑语,林深潜见鸟踟蹰”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寂静,以无人笑语和鸟的踟蹰来衬托。接下来,诗人在与友人的交谈中,表达了对世事盛衰和个人境遇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大地此时成落莫,好餐丹液跨蟾蜍”,则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希望能摆脱现实的寂寞,追求一种超凡的境界。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在月夜中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