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冯西浮太史宅中

玉堂巧绘天仙碧,锦树瑶葩光咫尺。 藜火遥分太乙青,金茎共注长生液。 小坐焚香笑语欢,雄飞端不负鸡坛。 啄馀鸾凤犹堪粒,向夕请进王孙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玉堂:唐宋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这里指华丽的殿堂。 瑶葩:(yáo pā)美玉般的花朵。 藜火:指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太乙青:太乙为天神名,这里的太乙青可理解为神灵之光或神秘的光辉。 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 鸡坛:指结交挚友的地方。 啄馀鸾凤:吃剩的如鸾凤般珍贵的食物。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也泛指隐居的人,这里可理解为尊贵的客人。

翻译

在华丽的殿堂中巧妙地描绘着如天仙般的碧蓝景象,锦簇的树木和美玉般的花朵光彩近在咫尺。 夜晚读书的灯火遥接着神秘的太乙青光,金色的铜柱共同灌注着长生的药液。 短暂坐下燃香,欢声笑语,意气风发之人确实没有辜负结交挚友的地方。 吃剩的如鸾凤般珍贵的食物仍然可以当作颗粒食物,傍晚时请尊贵的客人享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冯西浮太史宅中的情景,展现了豪华的环境和欢乐的氛围。诗中用“玉堂”“锦树瑶葩”等词汇描绘了宅中的华丽景象,“藜火遥分太乙青”则表现了主人的勤奋好学,“金茎共注长生液”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氛围。后面几句通过描述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对食物的分享,表现出宾主之间的融洽和欢乐。整首诗用词华丽,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场景和氛围。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