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文远册封华阳王

几年同视草,此日重分茅。 睦族周三等,观风楚四郊。 金函来上国,醴酒出中庖。 羡尔浮湘去,伊予独系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视草:古代词臣奉旨修正诏谕一类公文,称"视草"。这里指共同为官起草文书。
  • 分茅:古代分封诸侯,用白茅裹着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茅”读音为“máo”)
  • 睦族:使家族和睦。
  • 周三等:指周代的公、侯、伯三种爵位等级,这里表示华阳王的地位尊贵。
  • 观风:观察民情风俗。
  • 楚四郊:楚地的四方郊外。
  • 金函:盛放诏书等的金属盒子。
  • 上国:京城,这里指朝廷。
  • 醴酒:甜酒。(“醴”读音为“lǐ”)
  • 中庖:厨房。
  • 系匏:比喻处境艰难,不得自由。(“匏”读音为“páo”)

翻译

一同为官起草文书已有几年,今日你却要被分封出去。华阳王地位尊贵,能使家族和睦,还将去楚地四方观察民情风俗。朝廷的诏书装在金函中送来,甜酒从厨房中端出。羡慕你能前往楚地,而我却独自困在这里,不得自由。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韩日缵为送丁文远去册封华阳王而作。诗的首联通过回忆共同为官的经历,引出丁文远即将受封的事情。颔联描述了华阳王的职责和地位,强调了其睦族和观风的重要使命。颈联描写了册封时的隆重场景,金函和醴酒都显示出朝廷对册封之事的重视。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丁文远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处境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对丁文远册封之事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