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逸人归天台山

· 谢榛
游子悲秋梦故里,马头一掉北风起。 浩波霜下伏蛟龙,绝岭林深藏虎兕。 中原闻说有狂才,驾舫高歌呼酒杯。 气横峭壁云根动,力截奔涛地脉开。 白首浪为岂幽事,欲行不行尚留意。 海腾日色晴堪游,天漏雨声暗有忌。 徐干仍孙见尔曹,我当千载继风骚。 三台基废漳流合,七子神游海月高。 东南形胜慕几载,吴越山灵久相待。 我赋寄将题建标,敢期终古倍霞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逸人:指隐士。
  • 马头:这里指船头。
  • 虎兕(sì):老虎与犀牛,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 徐干仍孙:不太明确具体所指。
  • 三台:星名,即三阶,又称泰阶。
  • 建标:树立标识。
  • 霞彩:云霞的光彩。

翻译

游子因悲秋而梦到故乡,船头一转北风就刮起。浩渺波涛在霜下潜伏着蛟龙,极高的山岭树林中深藏着虎兕。中原听说有狂放的人才,驾着船高声歌唱呼唤酒杯。气势横亘峭壁使云根都动起来,力量截断奔流的波涛使地脉敞开。头发白了还随意而为难道是幽静之事,想走或留仍然很留意。大海在阳光明媚时值得游览,天空漏雨时有忌讳。徐氏的后代你们能见到,我应当千秋万代继承诗坛风骚。三台星基废弃漳水汇流,建安七子精神遨游海月高高。东南美好的景色令人向往多年,吴越的山灵长久地等待着。我写诗寄托将要题名建标,怎敢期望永远比云霞光彩更盛。

赏析

这首诗围绕送徐逸人归天台山展开,描绘了旅途的景象和诗人对他的期许及感慨。诗中既描写了自然之景的壮阔与神秘,如“浩波霜下伏蛟龙,绝岭林深藏虎兕”等,也展现了人物的豪放洒脱,如“中原闻说有狂才,驾舫高歌呼酒杯”,营造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氛围。同时提到了与天台山相关的种种元素,如“东南形胜慕几载,吴越山灵久相待”,突出了其特殊地位。最后寄托了诗人的感慨与期望,认为自己当承继风骚。整体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富有韵味。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