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有感

梧落霜清雁已归,可堪缧绁锁圜扉。 阶前深羡蜗知足,海上真惭鸟见几。 万死自甘明主弃,一官多与世情违。 山妻旧补牛衣在,何日重披上钓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缧绁(léi 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借指监狱。
  • 圜扉(yuán fēi):狱门,亦借指为监狱。
  • 见几(jiàn jī):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

翻译

梧桐叶飘落,秋霜清冷,大雁已经南归,怎堪忍受被囚禁在监狱,紧锁于狱门之中。 在阶前深深羡慕蜗牛知足的心态,在海上真正惭愧自己未能像鸟一样预见先机。 纵然万死也甘愿被圣明的君主抛弃,担任一个官职却大多与世间情理相违背。 妻子旧时缝补的牛衣还在,不知哪一天才能重新穿上它,前往江边钓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狱中所作,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首联通过描绘秋景,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同时也点明了自己被囚禁的处境。颔联运用“蜗知足”和“鸟见几”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反思和懊悔。颈联则体现了作者对君主的忠诚和对现实的无奈,即使遭受苦难,也甘愿接受君主的处置,同时也感慨自己的官职与世俗情理的冲突。尾联提到妻子缝补的牛衣,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够摆脱困境,回归自由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