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洛行

京洛多贵盛,子弟尽轻豪。 千金妆宝剑,八綵缀弓韬。 依倚父兄势,传誇禁闼高。 一门三绣节,两族九旌旄。 抗礼尚书省,平交左右曹。 家满珊瑚树,灯残鸾凤膏。 玉梁施翡翠,宝杓酌葡萄。 金盘赌大掷,枭胜夺珠袍。 酒酣发巨钟,丝管竞啁嘈。 侍女展朱唇,纤声遏云璈。 狂来驱赐马,却走南山皋。 便欲扬鞭去,因之赴临洮。 圣代勤征伐,吾家旧有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洛:本意进京洛阳,后泛指国都。(“洛”读音:luò)
  • 贵盛:高贵显赫。
  • 轻豪:轻佻狂放。
  • :同“彩”(读音:cǎi),指彩色的丝织品。
  • 弓韬:弓套。
  • 禁闼(tà):宫廷门户。亦指宫廷、朝廷。
  • 绣节:以彩色丝线制成的符节。
  • 旌旄(jīng máo):古代用牦牛尾和羽毛装饰的旗子,后泛指旗帜。
  • 抗礼:行对等之礼。
  • 尚书省:官署名,为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 左右曹:汉制,尚书分左右曹,左右曹诸吏为处理文书的官员。
  • 珊瑚树:珊瑚是一种海洋生物,珊瑚树在这里形容珍贵的物品。
  • 鸾凤膏:一种珍贵的灯油。
  • 玉梁:装饰华贵的屋梁。
  • 翡翠:这里指翠鸟的羽毛,可用来装饰。
  • 宝杓(sháo):珍贵的勺子。
  • 啁嘈(zhōu cáo):形容声音嘈杂。
  • (è):阻止,这里指声音优美动听,使其他声音停止。
  • 云璈(áo):一种乐器。
  • 赐马:皇帝赏赐的马。

翻译

在京城洛阳,有许多地位高贵显赫的人,他们的子弟都轻狂豪放。用千金来装饰宝剑,用八种彩色的丝织品点缀弓套。依靠父兄的权势,在宫廷中炫耀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一家中有三人拥有绣节,两族人中有九人持有旌旄。在尚书省与官员行对等之礼,与左右曹的官员平等交往。家中摆满了珊瑚树这样的珍宝,灯中的鸾凤膏燃尽。在华贵的屋梁上悬挂着用翠鸟羽毛装饰的饰品,用珍贵的勺子舀取葡萄美酒。用金盘进行豪赌,以枭胜来夺取珠袍。喝酒喝到尽兴时,敲响巨大的钟,丝竹管乐竞相发出嘈杂的声音。侍女展开朱唇,纤细的歌声优美动听,使云璈的声音都为之停止。狂放地驱赶着皇帝赏赐的马,奔走到南山的高地。便想要扬鞭离去,因此前往临洮。圣明的时代勤于征伐,我家过去有功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贵族子弟的奢华生活和狂放姿态。诗中通过对他们的服饰、装备、家居摆设、娱乐活动以及行为举止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富贵和权势。同时,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圣代的征伐以及自己家族的功劳,可能暗示了作者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以及对家族荣誉的重视。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描写,如“千金妆宝剑,八綵缀弓韬”“家满珊瑚树,灯残鸾凤膏”等,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贵族生活的奢华。此外,诗中的对比也很鲜明,如贵族子弟的轻狂与国家的征伐形成对比,突出了主题。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宏大,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有一定的思考和感慨。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