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筠

· 钟芳
南浦初移棹,日高才丈许。 西风送惊湍,步步蹙洲渚。 乱流溯水口,艰进屡延伫。 亭午一回盼,楼橹尚堪数。 舟行田荡间,缘木引前路。 吾方叹阿农,因之动恻楚。 细詷负笠翁,妙用在阿堵。 六月江水落,晚禾正堪布。 新抽藉浮膏,所入倍钟釜。 予闻重踟蹰,豁然发良寤。 阴阳互为根,翻手变苍素。 世故贵更练,接迹每多误。 舣岸促征骑,萧萧碧山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南浦(nán pǔ):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zhào):船桨,这里指船。 (cù):紧迫,逼迫。 洲渚(zhōu zhǔ):水中小块陆地。 延伫(yán zhù):久立等待。 亭午(tíng wǔ):正午。 楼橹(lóu lǔ):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 田荡:田野中的水荡。 阿农:文中可能指的是农民。 恻楚(cè chǔ):悲痛凄楚。 (tóng):共同商量。 负笠翁:背着斗笠的老翁。 阿堵(ē dǔ):这个,此处指其中的道理、关键。 (gāo):肥沃的土壤。 钟釜(zhōng fǔ):指量器,钟和釜,这里形容收获很多。 踟蹰(chí chú):徘徊,心中犹疑。 苍素:青色和白色,这里指变化无常。

翻译

在南面的水边刚把船划动,太阳升高了才一丈多高。 西风送来惊人的急流,一步步紧逼水中的小块陆地。 乱流逆着水口而上,艰难行进,屡次久立等待。 正午时回头一望,瞭望的高台还能数得清楚。 船行驶在田野的水荡之间,沿着树木牵引着前行的道路。 我正感叹农民的艰辛,因此心中生出悲痛之情。 仔细询问背着斗笠的老翁,其中的巧妙用处在于关键之处。 六月江水落下,晚稻正好可以播种。 新抽出的禾苗凭借着肥沃的土壤,所收获的粮食会是平常的好几倍。 我听到这些后,重重地徘徊思索,豁然开朗,明白了许多道理。 阴阳相互为根本,翻手之间就会变成青色或白色,变化无常。 世间的事情贵在更多的磨练,接连的足迹常常会有很多错误。 停船靠岸,催促着前行的马匹,萧萧风声中,碧绿的山已到了傍晚时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行船过程中艰难环境的描写,如“西风送惊湍,步步蹙洲渚。乱流溯水口,艰进屡延伫”,展现了行程的艰辛。同时,作者对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关注和同情,如“吾方叹阿农,因之动恻楚”。诗中还蕴含了一定的哲理思考,如“阴阳互为根,翻手变苍素。世故贵更练,接迹每多误”,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变化无常的道理,以及强调了经历磨练的重要性。最后,诗以“舣岸促征骑,萧萧碧山暮”结尾,描绘了停船靠岸时的情景,烘托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整首诗意境丰富,语言生动,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钟芳

明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