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次遣怀

岁暮宁辞道路艰,雪中梅柳雾中山。 侵晨拥节过星渚,向晚鸣驺度月湾。 渴睡痴僮频慰劳,新瘥稚子任骄顽。 嬴躯更值风霜厉,衰飒无嫌两鬓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途次:(tú cì)途中停留的处所。
  • 遣怀:抒发情怀。
  • 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指农历年底。
  • 宁辞:岂辞,难道推辞。
  • 侵晨:(qīn chén)黎明,早晨初现曙光时。
  • 拥节: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
  • 星渚:(zhǔ)银河中的小洲。
  • 向晚:临近傍晚。
  • 鸣驺:(zōu)古代显贵出行并警辟行人的仪仗。
  • 月湾:形如弯月的港湾或水域。
  • 渴睡:瞌睡,想睡觉。
  • 痴僮:(tóng)愚笨的僮仆。
  • 慰劳:慰问犒劳。
  • 新瘥:(chài)指病刚愈。
  • 稚子:幼子,小孩。
  • 骄顽:骄纵顽皮。
  • 嬴躯:作者自称自己瘦弱的身躯。
  • 衰飒:(sāi sà)衰落,凋谢,形容人精力衰退。

翻译

在这一年将尽之时,我怎会因道路艰难而退缩,雪中的梅柳在雾中的山间若隐若现。黎明时分,我执持符节经过银河中的小洲,临近傍晚,坐着带有警辟行人仪仗的马车穿过形如弯月的港湾。困倦想睡的僮仆,我频繁地给予他们慰问犒劳,刚病愈的幼子放任他骄纵顽皮。我这瘦弱的身躯更遇上了凌厉的风霜,但我毫不嫌弃自己两鬓斑白,精力衰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写岁暮之时的艰难行程,雪中的梅柳和雾中的山景,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又朦胧的氛围。作者在旅途中,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但依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他对困倦的僮仆给予慰劳,对病愈的幼子表现出宽容,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同时,作者也感慨自己瘦弱的身躯承受着风霜的侵袭,两鬓斑白,但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表现出一种豁达和坚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又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格品质。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