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曲酬戴锦衣伯常见赠
穷冬雨雪白浩浩,蓟门万木惊春早。
横笛谁吹出塞声,梅花乱落关山道。
海云不散寒悠悠,客怀无那空倚楼。
有人忽赠阳春曲,坐吟驱我羁旅愁。
风流云是楚望子,家在郢中四十里。
三十年来锦作衣,天颜咫尺多清辉。
金阙门中鸣佩入,玉河堤上摇鞭归。
归来对酒兴不尽,月明更奏飞龙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蓟(jì)门:古地名,在今北京西南。
- 无那(nuó):无奈。
- 郢(yǐng):古代中国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
翻译
冬日的雨雪纷纷扬扬白茫茫一片,蓟门的众多树木让人误以为春天早早到来。 是谁在吹奏着出塞的横笛之声,梅花纷乱地飘落在关山的道路上。 海上的云彩不消散,寒气悠悠,我这旅居在外的人心中无奈,只能徒然倚楼远望。 有人忽然赠予我如阳春般的乐曲,我坐着吟咏,驱走了我羁旅的忧愁。 那风流之人便是楚望子,家在郢中四十里处。 三十年来身着锦衣,离皇帝很近,大多时候都沐浴着圣恩的光辉。 在金阙门中佩玉鸣响着进入,在玉河堤上挥着鞭子归来。 归来后饮酒兴致不减,在明月下更是演奏起《飞龙引》。
赏析
这首诗以冬日的雪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寒冷、苍茫的氛围。通过描写横笛之声和梅花飘落,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也烘托出诗人羁旅在外的孤独和愁绪。随后,诗中提到有人赠曲,使诗人的忧愁得以缓解,展现了友情的温暖。后半部分描述了楚望子的荣耀和意气风发,与前文诗人的羁旅之愁形成对比。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物情感和境遇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
谢榛的其他作品
- 《 初冬夜同李伯承过碧云寺 》 —— [ 明 ] 谢榛
- 《 重阳夜感怀 》 —— [ 明 ] 谢榛
- 《 洛阳怀古 》 —— [ 明 ] 谢榛
- 《 夏日同李于鳞贾守准刘子成宗子相四比部南溪泛舟 》 —— [ 明 ] 谢榛
- 《 暮秋夜登楼望西河有感 》 —— [ 明 ] 谢榛
- 《 元夕道院同公实子与于鳞元美子相五君得家字 》 —— [ 明 ] 谢榛
- 《 送许元复归吴门 》 —— [ 明 ] 谢榛
- 《 夜集应员外瑞伯宅闻吴山人子充谈匡庐之胜得山字 》 —— [ 明 ] 谢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