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大司马王公七十
注释
- 枌(fén)社:汉高祖刘邦的故里枌榆社的略称,后泛指家乡、故里。
- 淩烟:“凌烟阁”的省称,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
- 耆(qí)旧:年高望重者。
- 岩薮(sǒu):山泽;山野。
- 敷锡:施予。
- 歛(liǎn):同“敛”,收集,聚集。
- 燕翼:善为子孙后代谋划。
- 葵心:比喻忠诚之心。
翻译
家乡星辰汇聚,庭院中日月长久。百姓期盼如谢安般的人物,如裴度般的绿野堂在此。 祥瑞的紫气和朱红色的天空浑然一色,夜夜都有吉祥的光芒照耀着南极星。历经三朝的功臣之名可列入凌烟阁,再次建立功勋的日子指日可待。 是谁让宰相隐匿于山中,虽近在咫尺的天都山,境遇却不相同。范仲淹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志向,赵充国能够谋划雄奇的方略。 似乎听闻朝廷希望征求年高望重者的意见,共同打算用安稳的车驾去迎接他们出山。先施予五福,结交朋友,自然可称三寿。 松树和竹子在晚节时更加坚固,龟和鹤能更加长寿。从天上降下赐予金茎的诏书,如地行仙般手持铁杖。 余下的福泽还能为子孙后代带来荣耀,令子女怀着忠诚之心,如葵花向太阳一般。谢安庭前的芝兰玉树不需要太多,王家的杰出子弟绝非仅有一人。 您没看到以明经著称的韦氏家族的学问,其相业悠悠,为家族增添了世代的恩泽。又没看到以清廉有德著称的杨氏家族,四代人中出现三位位列三公的人物,事迹值得夸赞。 现在手持酒杯歌颂南山,不久就应能佩剑穿鞋接近圣颜。想要让天下人都长寿幸福,应当让中国以司马公为宰相。
赏析
这首诗是为大司马王公七十寿辰而作,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来赞美王公的品德、才能和功绩,以及表达对他的祝福和期望。
诗的开头描绘了王公的家乡和庭院,暗示他的根基深厚和品德高尚。接着提到苍生对他的期望,将他比作谢安和裴度,突出了他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然后通过描述紫气和祥光,预示着王公的美好未来和即将到来的功勋。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上的名臣,如范仲淹和赵充国,以他们的志向和方略来映衬王公的才能和抱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朝廷对王公的重视和期望,希望他能出山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描写王公的长寿和福泽时,运用了松筠、龟鹤等象征长寿的意象,以及金茎诏、铁杖等象征权力和尊严的物品,表达了对王公的祝福和赞美。诗的结尾通过提及韦氏和杨氏家族的荣耀,进一步强调了王公的家族也将因他而增添光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天下人都能仁寿幸福的期望,以及对王公作为宰相能够实现这一愿望的信心。
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丰富,意境宏大,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王公的敬仰和祝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