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如图

名山万丈插天碧,曲阜层冈环翠壁。 苍陵面面削芙蓉,下见长川流大泽。 日月重明不夜城,托根千龄松与柏。 结庐高士得所如,何用移文拒逋客。 森森兰玉更芳姿,自可优游任泉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度单位,十尺为一丈。
  • 曲阜(qū fù):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是孔子的故乡。
  • 层冈:层层山冈。
  • 翠壁:青翠的山壁。
  • 苍陵:青色的山陵。
  • 芙蓉:此处比喻山峰的秀丽形状。
  • 长川:长河。
  • 大泽:大湖沼。
  • 重明:日月重放光明,此指光明普照。
  • 不夜城:形容城市夜晚灯火辉煌,如同白天。
  • 托根:扎根,比喻有所依托。
  • 千龄: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 松与柏:松树和柏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 结庐:建造房屋。
  • 高士:志行高洁之士。
  • 得所如:得到适宜的处所。
  • 移文:古代文体名,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此处指用公文拒绝他人。
  • 逋客(bū kè):逃客,此处指不受欢迎的人。
  • 森森:繁密的样子。
  • 兰玉:对他人子弟的美称,此处可理解为美好的人。
  • 优游:悠闲自得。
  • 泉石:泉水和山石,指山水景色。

翻译

高山万丈直插天空,呈现出碧蓝的颜色,曲阜的层层山冈环绕着青翠的山壁。青色的山陵各个方面都如削刻的芙蓉一般秀丽,山下可以看到长长的河流流向广阔的湖沼。日月的光芒使这里如同不夜城,这里的松树和柏树扎根千龄,象征着长久。在此建造房屋的高洁之士找到了适宜的处所,何必用公文拒绝那些不受欢迎的人呢。众多美好的人有着更加美好的姿态,自然可以悠闲自得地享受山水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景象以及高士的悠然生活。诗的前四句通过对名山、曲阜的层冈、苍陵和长川大泽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秀丽。“名山万丈插天碧”表现出山的高大雄伟,“曲阜层冈环翠壁”则描绘了山冈的环绕和翠壁的美丽,“苍陵面面削芙蓉”以芙蓉比喻山陵的形状,增添了美感,“下见长川流大泽”则展示了山水相依的景色。

接下来的两句“日月重明不夜城,托根千龄松与柏”,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光明和生机,以及松柏所象征的坚韧和长久。

后面的内容则转向了高士的生活。“结庐高士得所如,何用移文拒逋客”表达了高士在这个美好的地方找到了心仪的住所,不需要拒绝他人。最后两句“森森兰玉更芳姿,自可优游任泉石”,描绘了美好的人和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山水之乐的享受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将自然景色与人物生活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环境和悠然生活的向往。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