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九日客中见怀

九日秋光映远峰,每缘觞咏忆相逢。 黄花节序家千里,浊酒乡心路几重。 东道却宜山色美,西园犹记露华浓。 问君倒屣多容接,得似陶家三径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觞咏(shāng yǒng):饮酒赋诗。
  • 黄花:菊花。
  • 节序:节令,节气。
  • 东道:指请客的主人,这里指在远方设宴的朋友。
  • 露华:露水。
  • 倒屣(xǐ):急于出迎,把鞋倒穿。
  • 三径:指隐者的家园。

翻译

重阳节的秋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峰,每逢饮酒赋诗时就会回忆起与友人的相逢。在菊花盛开的时节,我离家千里,只能借这浑浊的酒来排解思乡之情,不知回乡之路有多重。远方的朋友那里山色美丽适宜设宴,还记得西园的露水很浓。想问您是否会像对待贵宾一样热情地迎接我,是否会如陶渊明家那隐者居住的三条小路旁的松树一般欢迎我。

赏析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首联通过“九日”“秋光”“觞咏”等词语,点明了时间和情境,同时也唤起了对友人相逢的美好回忆。颔联中“黄花节序”烘托出节日的氛围,“家千里”和“浊酒乡心”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愁。颈联描绘了朋友所在之地的美景,也暗示了对与友人相聚的期待。尾联以“问君倒屣多容接,得似陶家三径松”表达了希望得到友人热情款待的愿望,同时用陶渊明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隐逸的意味。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诗作。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