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倦游:厌倦于行旅生涯或游览已倦。
- 图南:《庄子·逍遥游》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南,南飞,后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 白社:借指隐士或隐士所居之处。
- 耽:沉溺,入迷。
- 风尘:比喻战乱或尘世的纷扰。
- 谙(ān):熟悉。
- 五湖:一般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此处泛指各地的湖泊。
- 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
- 盍簪(hé zān):指士人相聚。盍,合;簪,连缀。
- 玄言:指魏晋时期崇尚老庄玄理的言论或言谈。
- 问奇:指探求奇闻异事、知识学问。
- 桓谭: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家,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善为文章,喜非毁俗儒。
翻译
我已厌倦行旅,怎敢说停止追求远大志向,在隐士所居之处创作诗篇的癖好我自己沉溺其中。 天地间的战乱与尘世纷扰原本就容易让人厌倦,渔夫和樵夫的生计我也曾经熟悉。 各地的新水可供人垂钓,归隐之处的悠闲云彩吸引着士人相聚。 知道你关于老庄玄理的言论如今已经完成,还有谁像桓谭那样向你探求奇闻异事、知识学问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的首联表明自己虽有远大志向,但已对奔波的生活感到疲倦,而对在隐士之地写诗的生活颇为痴迷。颔联进一步强调对尘世战乱和纷扰的厌恶,以及对渔樵生活的了解,暗示了对平凡宁静生活的渴望。颈联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色和闲适的生活场景,五湖的新水适合垂钓,三径的闲云吸引着人们相聚,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尾联则提到对方完成了关于老庄玄理的言论,并以桓谭作比,暗示对方的学识渊博,同时也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交流的重视。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不同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