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郑文学

自古天难问,盈虚未可论。 斯人去已远,遗业至今存。 萧艾春同长,鱼龙夜不喧。 层霄看羽翮,何日见腾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盈虚:满与空,指盛衰、成败、兴亡等变化。(盈,yíng;虚,xū)
  • 斯人:此人,指郑文学。
  • 萧艾:艾蒿,臭草。常用来比喻品质不好的人。(萧,xiāo;艾,ài)
  • 鱼龙:泛指水族。
  • 层霄:高空。(层,céng;霄,xiāo)
  • 羽翮:翅膀。(翮,hé)
  • 腾骞:飞腾,高骞。

翻译

自古以来上天的事情难以追问,世间的盛衰变化也难以评说。这个人已经离去很远了,但他留下的功业到现在仍然存在。恶草在春天一同生长,水族在夜晚不再喧闹。在高空盼望看到那展翅的翅膀,不知何时能见到他飞腾高升。

赏析

这首诗是对郑文学的缅怀与赞颂。诗的首联表达了对天命和世事变化的感慨,认为这些都是难以捉摸的。颔联则强调了郑文学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功绩和影响依然存在,体现了对他的高度评价。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以萧艾和鱼龙的状态来烘托一种宁静的氛围,也许暗示着郑文学的离去使得世间的某些喧嚣归于平静。尾联则表达了对郑文学能够在未来有所成就、飞黄腾达的期望,尽管他已经不在人世,但诗人仍然希望他的精神和影响力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人物的缅怀,传达出了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