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孟奇计部分司浒墅二首

千里方愁潦,频年急上供。 岂堪歌杼轴,无计问租庸。 蒿目筹俱尽,丹心事可封。 怀君非在远,秋水隔芙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ǎo):雨水大。
  • 杼轴(zhù zhóu):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这里借指织布劳动,也代指农家的劳作。
  • 租庸:古代赋税制度,唐代前期的赋役制度称为租庸调,租是田租,庸是劳役,调是捐税。这里泛指赋税。
  • 蒿目(hāo mù):极目远望。
  • :筹划,计划。
  • 丹心事可封:用了“苌弘化碧”的典故,指自己的一片忠心可昭日月。
  • 芙蓉:这里指水芙蓉,即荷花。

翻译

千里之地正为雨水成灾而忧愁,连年都在急切地完成上缴朝廷的供赋。哪里能够承受得起歌唱农家的劳作之苦,也没有办法询问赋税的情况。极目远望,各种筹划都已用尽,一片忠心可昭日月。怀念你并非因为距离遥远,只是秋水阻隔了我们,就像隔着荷花一样。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自然灾害带来的困境以及沉重的赋税负担。诗人表达了对民生的担忧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千里方愁潦,频年急上供”描绘了地区面临的水灾问题以及繁重的赋税压力,体现了社会的艰难状况。“岂堪歌杼轴,无计问租庸”进一步强调了百姓的困苦和对赋税问题的无奈。“蒿目筹俱尽,丹心事可封”则表现出诗人虽然忧心忡忡,但一片忠心可鉴。最后“怀君非在远,秋水隔芙蓉”,以景抒情,借秋水和荷花的阻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某种阻隔和无奈之感。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