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翁岩:在福建武夷山,因朱熹(号晦翁)曾在此讲学而得名。
- 公馀:公务之余。
- 胜:优美的(风景)。
- 攀:攀登。
- 石门:像门一样的岩石。
- 岭树:山岭上的树木。
- 翠:绿色。
- 相环:相互环绕。
- 海色:这里指远处的水色。
- 苍茫:辽阔迷茫的样子。
- 渺霭:形容水面上雾气迷蒙的样子。
翻译
听闻龙峰景色优美,公务之余能够一同攀登。石门高耸相对而立,山岭上的树木翠绿相互环绕。远处水色在辽阔迷茫之外,湖水波光在雾气迷蒙之间。这里有美好的地方,更何况是这古老的贤关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晦翁岩的美景。首联点明听闻此地美景,在公务之余得以攀登。颔联描写了石门高耸相对,岭树翠绿环绕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颈联则将视线延伸到远方,海色苍茫,湖光渺霭,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朦胧的意境。尾联强调此地不仅风景优美,更是具有文化底蕴的古贤关之地,增添了人文气息。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晦翁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