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下饯别张道相孝廉春试

三年海上见中秋,月下今宵壮远游。 客路风清闽岭外,帝城春在曲江头。 二京赋就谁争美,三殿名高自胜流。 处处飞书新偃武,修文天子坐垂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孝廉:汉朝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明清时用来称呼举人。(注:“廉”读作“lián”)
  • 闽岭:福建的山岭。
  • 帝城:京城,指首都。
  • 曲江头:借指京城的繁华之地。
  • 二京赋:东汉张衡所作,指优秀的文学作品。
  • 三殿:泛指帝王所居的宫殿。
  • 胜流:名流,高辈。
  • 偃武:停息武备,停止战争。
  • 垂旒(liú):帝王的礼冠,这里指代皇帝。

翻译

在海上度过了三个中秋,今晚在月光下为你饯行,你将踏上远大的旅程。你前行的道路上,风清气爽,在福建山岭之外。京城的春天,在那繁华的曲江头。像张衡写就《二京赋》那样,谁能与之媲美呢?在宫殿中声名高远,自然是超出众人的名流。处处传来停止战争的好消息,天子修明文教,坐在帝王的礼冠之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中秋月下为张道相孝廉赴春试饯别所作。诗的首联点明时间和事件,即在中秋月下为友人送行,强调了此次远行的意义。颔联描述了友人前行的路途和目的地的美好,既写出了旅途的清新,又暗示了京城的繁华与机遇。颈联通过提到《二京赋》和高名的宫殿,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期望。尾联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表达了对和平与文化繁荣的期盼,以及对天子的敬仰。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表达了送别之情,又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国家的美好愿景。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