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高正甫赠别二首

上林春事好,谁与问花神。 我愧愁为敌,人知懒是真。 漂零随世态,奔轶望京尘。 纵有渑池翼,那堪白发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林:古宫苑名,泛指帝王的园囿。这里借指美好的春光所在之处。(上林,shàng lín)
  • 奔轶(bēn yì):形容快速奔驰。
  • 渑池:这里的渑池翼可能指如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代指非凡的能力和抱负。(渑,miǎn)

翻译

美好的春光所在之处,春事正盛,可又有谁能去询问花神呢? 我惭愧忧愁一直是我的敌人,而别人都知道我的懒是真的。 漂泊零落在这世间的情态中,快速地奔赴京城,心向那里的繁华。 即便我有像在渑池之会上那样的能力和抱负,又怎能承受得住新添的白发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上林春事好”描绘了美好的春光,但随后的“谁与问花神”却透露出一种无人分享美好的孤独感。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懒散,以及在世间漂泊的无奈。“漂零随世态,奔轶望京尘”则表现出诗人对京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甘,同时也反映出世事的变幻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纵有渑池翼,那堪白发新”,即使有非凡的能力和抱负,也难以抵挡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