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感事六首

· 刘崧
庐陵古名郡,繁盛何雄哉。 井邑十万家,一炬同飞灰。 寇来背南岑,豕突势莫摧。 白昼呼市中,城门四边开。 居民望南走,千步不一回。 官马如流星,绝桥窜山隈。 府中方缮兵,填委粟与财。 我粮寇之资,我兵寇之媒。 一罅弗自谨,致此千丈颓。 向来阛阓区,赤地生莓苔。 慎勿东望之,茫然使心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井邑:城镇。“邑”读音(yì)
  • 豕(shǐ)突:像野猪一样奔突窜扰。
  • 填委:纷集,堆积。

翻译

庐陵是古代的著名郡县,曾经是多么的繁荣雄伟啊。 城镇中有十万户人家,一把火将一切都化为了飞灰。 贼寇来袭,背靠着南面的山岑,像野猪奔突一样,其势难以阻挡。 大白天在街市上呼喊,城门从四边大开。 居民们望着南方奔逃,每走千步都难回一次头。 官马如流星般疾驰,冲断桥梁,逃窜到山弯处。 府中正在整顿兵马,粮食和财物堆积如山。 我的粮食成了贼寇的物资,我的兵马成了贼寇的依靠。 一个小漏洞没有自己谨慎对待,导致了如此巨大的溃败。 从前繁华的市区,如今变成了赤地,长满了莓苔。 千万不要向东望去,那景象会让人茫然心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陵遭受寇难后的惨状。诗的开头强调了庐陵曾经的繁盛,与后文的灾难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详细描述了寇来的情景,以及居民的奔逃和官马的逃窜,展现出战乱中的混乱和恐慌。诗中还指出了府中虽然在准备兵马,但由于一些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粮食和兵马被寇利用,最终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最后,诗人描述了昔日繁华的市区如今变得荒芜,表达了对这一惨状的悲痛和哀伤。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以及人们在战乱中的无奈和痛苦。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