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恨这关

千古英雄恨这关,疆分豫楚几重山。 龙泉羽士嫌岑寂,鸟道征人叹往还。 剑削芙蓉身欲奋,幽栖岩壑意仍閒。 遐思忠义当年事,历尽江山识岁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豫楚:豫州和楚地,这里泛指地域。
  • 岑寂(cén jì):寂静,寂寞。
  • 鸟道:只有鸟能飞过的道路,形容山路险峻狭窄。
  • 征人:远行的人,这里指出行在外的人。
  • 岩壑(yán hè):山峦溪谷。

翻译

古往今来的英雄都遗憾这道关隘,此关将地域分为豫州和楚地,隔着重重山峦。龙泉的道士嫌弃这里太过寂静,行走在险峻山路上的行人感叹路途的往返艰难。(我)持剑欲奋发,削去像芙蓉般的艰险阻碍,隐居在山峦溪谷中,心意仍然闲适。遥想当年的忠义之事,历经了无数山水,才明白岁月的寒冷(艰难)。

赏析

这首诗以“过恨这关”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关隘的感慨。诗中提到英雄对这关隘的遗憾,暗示了此地的重要性和艰难险阻。通过描写龙泉羽士的岑寂和征人的叹往还,进一步突出了此地的环境特点和人们的感受。“剑削芙蓉身欲奋,幽栖岩壑意仍閒”则表现了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在艰难环境中保持闲适的心境。最后两句“遐思忠义当年事,历尽江山识岁寒”,诗人遥想当年的忠义之事,感慨在历经江山的过程中,才真正体会到世事的艰难。整首诗意境壮阔,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思考,也有对现实的感悟。

卢象升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建斗,号九台。善射,有将略。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崇祯初,累迁右参政兼副使,又进按察使,严于治军,屡次击退进入畿辅之农民军。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与陈奇瑜连破汉南一带的农民军。八年,受命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寻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与总督洪承畴合力围攻中原农民军。九年,清兵由喜峰口入关。象升奉诏入卫,而清兵已去。十一年,清兵再入关,受命督天下兵,而所部实不满二万,又受杨嗣昌、高起潜掣肘,孤军苦战,十二月,在巨鹿蒿水桥兵败阵亡。南明弘光谥忠烈,清谥忠肃。有《忠肃集》。 ► 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