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陈二比部考绩北上二首

宦达推闽海,台星两耀时。 喜君初上绩,结主复先资。 会应风云起,恩承雨露私。 秋高重聚首,何用怅临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宦达:指官位显达、仕途亨通。
  • 闽海:指福建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区,这里泛指沿海地区。
  • 台星:三台星。《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后因以喻指宰辅。
  • :政绩,功绩。
  • 结主:结交君主,得到君主的赏识。
  • 先资:原先的资历、凭借。
  • 会应:应当,定当。
  • 临岐(qí):指在岔路口分别。

翻译

在仕途通达方面,福建沿海地区的表现很突出,此时宰辅之星闪耀着光辉。很高兴你初次获得良好的政绩,又凭借着原先的资历得到君主的赏识。应当会随着风云之势兴起,承蒙皇恩如雨露般的恩赐。等到秋高气爽之时我们再次相聚,又何必为在岔路口分别而惆怅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给苏陈二位比部(官名)赴京考核政绩的作品。诗的开头两句,以“宦达推闽海”赞扬了福建沿海地区的政治成就,同时“台星两耀时”也暗示了当时朝廷的繁荣和昌盛。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喜君初上绩,结主复先资”,肯定了他们的政绩和得到君主赏识的事实。“会应风云起,恩承雨露私”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前途光明,定能顺应时势,获得皇恩的眷顾。最后,诗人以乐观的态度作结,“秋高重聚首,何用怅临岐”,表现出对再次相聚的期待,缓解了分别的忧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又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