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比部

风尘漂泊海东方,翘首金茎路渺茫。 青社赐环栖傲吏,白云题柱忆仙郎。 赋才合迩西山色,谳奏能消六月霜。 不分清曹多燕暇,几时握手近含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茎(jīn jīng):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这里借指朝廷。
  • 青社:借指东方偏远的地区。
  • 赐环:旧时谓放逐之臣,遇赦召还。
  • 傲吏: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
  • 题柱:指题桥柱,多表示立志求取功名。
  • 仙郎:对年轻男子的誉称。
  • (yàn)奏:审理上报。
  • 清曹:清贵的官署。
  • 燕暇:闲暇。

翻译

我在东方漂泊于风尘之中,翘首盼望朝廷,却感到路途渺茫。在东方偏远之地有幸被召回的官吏自在地生活着,看到题柱之事不禁回忆起年轻有为的人。(这里的人)有着如西山景色般出众的才华,他审理上报的奏疏能消除如六月霜般的冤情。不知道在清贵的官署中您有多少闲暇时光,不知何时我们能够握手相聚在那近侍帝王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高比部的。诗中先表达了诗人自己在东方漂泊的感受以及对朝廷的盼望,接着提到了高比部在偏远地区被召回的情况,并赞美了他的才华和公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与高比部相聚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用词巧妙,通过对各种意象的运用,如“风尘”“金茎”“青社”“白云题柱”等,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