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署中君子轩二首

满林皆绿玉,更长碧琅玕。 入夏能清暑,经霜不畏寒。 渭滨休拟富,嶰谷可同看。 日有平安报,应教俗虑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绿玉:指竹子,因竹子翠绿如玉而得名。
  • 琅玕(láng gān):形容竹之青翠,也指美玉,在这里指竹子。
  • 渭滨:代指姜子牙在渭水之滨垂钓,后被周文王赏识,引申为希望得到赏识或重用。
  • 嶰(xiè)谷:传说中昆仑山上的谷名,产竹。

翻译

整个树林都是翠绿的竹子,竹子更加修长如碧色的琅玕。进入夏季能够清除暑气,经历过霜雪也不畏惧寒冷。不要想着在渭水之滨像姜子牙那样追求富贵,这里的竹子可以和嶰谷的竹子一同观赏。每天都有平安的消息传来,应该能让世俗的忧虑放宽。

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竹子的美好品质和其带来的积极影响。诗中首先描绘了满林的绿竹,突出了竹子的茂盛和翠绿,展现出其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提到竹子在夏季能清暑,经霜不畏寒,强调了竹子的实用价值和坚韧的品质。然后,诗人将此处的竹子与渭滨、嶰谷的联系起来,提升了竹子的文化内涵。最后,表达了平安的消息能让人放宽俗虑的愿望,使整首诗在对竹子的赞美中蕴含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用竹子的形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