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陈公衡仪部时在忧中

岁月风尘可易逢,都门空忆旧游踪。 官仍抚字甘留滞,署有清华待秩宗。 海畔买邻千树隔,郢中传调八行封。 百年礼乐须今日,早别松楸向九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都门:京城的城门,此处借指京城。 抚字:指对百姓的安抚体恤。(“抚”,读音:fǔ) 留滞:指停留,羁留。 清华:指清贵的职位。 秩宗:古代掌宗庙祭祀的官。 海畔:海边,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买邻:指择邻而居。 郢中:楚国的都城郢都,借指陈公衡所在之地。(“郢”,读音:yǐng) 传调:传递调任的公文。 八行封:用八行书书写的书信。 松楸: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楸”,读音:qiū) 九重:指朝廷。

翻译

在岁月的风尘中,相遇并非易事,在京城我空自回忆着过去一同游玩的踪迹。您仍然担任着安抚百姓的官职,甘愿为此停留,您所在的官署有清贵的职位,等待着您去掌管宗庙祭祀之事。我在海边想择邻而居,但与您相隔甚远,犹如千树之隔;在郢都的您传来调任的公文,用八行书书写的书信将消息传递给我。如今正需要重振百年的礼乐,您应早日离开墓地,前往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陈公衡的,当时陈公衡在为亲人守孝期间。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与陈公衡交往的回忆,以及对他的官职和责任的描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重振礼乐的期望。诗的首联通过“岁月风尘”和“都门空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相逢不易的感慨。颔联描述了陈公衡担任的官职以及他的职责,体现了他的担当和奉献精神。颈联通过“海畔买邻”和“郢中传调”,表现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和通过书信传递消息的情景。尾联则表达了对陈公衡能够早日结束守孝,为国家重振礼乐事业做出贡献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