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生:冬至后阳气上升,古人认为阳气初动,万物开始生长。这里指冬至过后,阳气逐渐增长,春天即将来临。
- 春又旋:春天又回来了。
- 朝天:朝见天子。
- 丹心:指赤诚之心。
- 燕台: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用以招纳贤士。这里借指朝廷。
- 紫气:古人认为紫气是一种祥瑞之气,常与帝王、圣贤或宝物有关。
- 汉殿:这里指皇宫。
- 行色:出行时的神态、情景或气派。
- 沧海月:沧海之上的明月,象征着旅途的遥远和孤独。
- 旅吟:在旅途中吟咏的诗篇。
- 白云篇:原指汉武帝《秋风辞》中有“秋风起兮白云飞”之句,后常以“白云篇”泛指歌功颂德的文字。这里指诗人在旅途中所创作的诗篇。
- 九重:指宫廷,帝王所居之处。
- 侧席:形容帝王对贤才的渴望,指帝王谦恭地礼贤下士,希望能得到贤才的辅佐。
- 隆恩:深厚的恩德。
- 阙下:宫阙之下,借指京城或朝廷。
翻译
冬至过后阳气上升,春天又再度归来,在这万里春光中送别您去朝见天子。 您的赤诚之心渐渐靠近朝廷,祥瑞的紫气从皇宫中远远地悬起。 您出行的情景带着沧海之上的明月,旅途上的吟咏都附在如白云般的诗篇里。 宫廷中帝王如今对贤才的渴望愈发急切,将会看到您在京城朝廷上获得深厚的恩德与荣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卢龙云送别左司寇谢公还朝时所作。诗的首联通过描绘冬至后春天归来的景象,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背景,同时也为下文表达对谢公的祝福和期望做了铺垫。颔联中“丹心渐向燕台近,紫气遥从汉殿悬”,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谢公对朝廷的忠诚和朝廷的祥瑞之象,表达了诗人对谢公的赞美和对朝廷的敬意。颈联“行色远携沧海月,旅吟都附白云篇”,通过描写谢公旅途的情景和他的诗作,展现了谢公的孤独与坚定,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尾联“九重侧席今逾切,会见隆恩阙下传”,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能够重用贤才的期望,以及对谢公能够在朝廷上获得殊荣的祝福。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典雅,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对贤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