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木杯有引

劲质依山涧,何心匠石知。 成能非强饰,致用出离奇。 浮处皆为白,行来但诉迟。 金罍堪并列,玉醴总相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瘿(yǐng)木:指树身上长的结瘤部分的木材。
  • 匠石:古代名石的工匠。
  • 罍(léi):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
  • 醴(lǐ):甜酒。

翻译

这质地坚硬的瘿木生长在山涧旁,它并不在意是否被工匠知晓。它成为有用之材并非强行修饰,而是因为其达到了实用且奇特的效果。漂浮在水上时,它全都呈现出白色;行走时,人们只觉得它稍显迟缓。它可以与金罍并列摆放,与玉醴搭配总是很合适。

赏析

这首诗以瘿木杯为主题,赞美了它的自然之美和实用价值。诗的开头两句,强调了瘿木的坚韧质地和其不刻意求工匠赏识的特性,体现了一种自然、朴实的品质。“成能非强饰,致用出离奇”进一步阐述了瘿木杯的独特之处,它的实用性源于其自身的奇特。接下来的“浮处皆为白,行来但诉迟”描绘了瘿木杯在水中的状态以及给人的感觉。最后两句“金罍堪并列,玉醴总相宜”,则将瘿木杯与金罍、玉醴相提并论,突出了它的高贵与合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通过对瘿木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物的赞美和对其价值的认可。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