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清凉寺浴佛日听法

丛林万绿雨中新,浴佛相传到此辰。 净土金轮生色相,祇园宝座号天人。 翻经并拟归宗教,说法谁当悟后身。 定久诸缘俱尽息,更于何地拂埃尘。
拼音

所属合集

#佛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丛林:指僧人聚居之处。 浴佛:佛教徒于农历四月八日释迦牟尼诞辰日举行的仪式,以水灌洗佛像。 :时日。 净土:佛教谓无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垢染的清净世界。 金轮:佛教语。“轮”(梵语 Cakra),是印度古代战争用的一种武器。印度古传说中征服四方的转轮王出生时,空中自然出现此轮宝,预示他将来的无敌力量。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感得金轮宝者,为金轮王,乃四轮之首,领东南西北四大洲。这里以金轮象征佛之说法。 色相:佛教语,指万物的外形。 祇园:“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梵文的意译。印度佛教圣地之一。 宝座:指神佛或帝王的座位。 天人:指天界与人间的众生。 翻经:指翻译佛经。 后身:佛教有“三世”的说法,谓转世之身为“后身”。

翻译

僧人聚居的地方在万千新绿中被雨水润泽,相传在这个时候举行浴佛的仪式。 清净的佛土中金轮展现出万物的外形,祇园中的宝座号称天人之座。 翻阅经典并打算归依宗教,说法之人谁能悟得转世之身呢? 入定久了各种尘缘都平息下来,又能在何处沾染尘世的尘埃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清凉寺浴佛日听法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佛教的思考和感悟。诗的首联描绘了寺庙在雨中的清新景色,以及浴佛仪式的时间。颔联通过对净土、金轮、祇园、宝座等佛教意象的描写,展现出佛教的庄严和神秘。颈联则表达了对宗教的皈依之意以及对领悟后身的思考。尾联写长时间的入定使各种尘缘都平息,强调了佛教的超脱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宗教色彩,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索。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