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原陆:原野,田地。
- 阪(bǎn)路:山坡上的路。
翻译
我行走在烟雾之中,已经不能分辨出田地和原野了。 幽静之中能听到鸡叫声和狗叫声,隐隐约约地看到松树和竹子。 农舍迷失在远近之中,山坡上的路有高有低弯弯曲曲。 已经感觉到眺望让人劳累,谁说这里的道路我往来熟悉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雾中早行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我行烟雾中,不复辨原陆”,写出了雾气之浓,让人迷失方向。接下来的两句,“幽幽闻鸡犬,隐隐见松竹”,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增添了一些乡村的氛围,虽在雾中,但鸡犬之声和松竹之影仍能隐约感知。“田家迷远近,阪路有崎曲”,进一步描述了在雾中的迷茫,不仅农舍的位置难以确定,连道路也是崎岖弯曲的。最后两句“已觉瞻望劳,谁云往来熟”,表达了诗人的疲惫之感,同时也有一种对熟悉之地在特殊情况下变得陌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朦胧,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雾中行走的感受和对周围环境的描绘。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至东阿已迁谷城旧县水潦之馀民物萧条可感 》 —— [ 明 ] 刘崧
- 《 悲风 》 —— [ 明 ] 刘崧
-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其二十八 山水画 》 —— [ 明 ] 刘崧
- 《 题摩痒散马图 》 —— [ 明 ] 刘崧
- 《 八月十五夜承夏仲寅停舟邀饮江上有作和韵 》 —— [ 明 ] 刘崧
-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 —— [ 明 ] 刘崧
- 《 醉歌行赠曾举正 》 —— [ 明 ] 刘崧
- 《 豫章感事三首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