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承夏仲寅停舟邀饮江上有作和韵

· 刘崧
断岸荒榛一片秋,驻帆感子意绸缪。 几家明月窥瑶席,此夜清风动綵舟。 桂影拂云通海色,角声如雨说边愁。 多情共对金陵酒,肠断他年独倚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ēn):丛生的树木。
  • 绸缪(chóu móu):形容情意深厚。
  • :暗中察看。
  • 瑶席:形容华美的席面。
  • 綵舟:装饰华丽的船。
  • 桂影:指月影,传说月中有桂树,故桂影指月影。
  • :连接。
  • 海色:海面呈现的景色。
  • 角声: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这里指号角声。

翻译

岸边的荒地上丛生的树木呈现出一片秋色,停船靠岸,感激你情意深厚的邀请。 有几户人家的明月似乎在暗中窥视着这华美的筵席,此夜清凉的风拂动着装饰华丽的船只。 月影拂过云彩连接着海面的景色,号角声如雨点般传来诉说着边疆的忧愁。 多情的我们共同对着金陵酒畅饮,想到他年独自倚楼时定会悲痛欲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五夜在江上饮酒的情景,既有秋景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抒发。首联通过描写断岸荒榛的秋景和友人的深情邀请,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以明月和清风烘托出宴饮的氛围,富有诗意。颈联将桂影、海色、角声等元素融合在一起,通过写景表达出对边地忧愁的感慨,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尾联则表达了对当下相聚的珍惜和对未来离别的担忧,情感真挚而深沉。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