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常德车别驾之湖南
佩玉身若槁,志在朱陵天。
襟怀全楚阔,胸荡洞庭烟。
使君乘别驾,冠盖何翩翩。
去问常德俗,令我心飘然。
圣师问得人,澹台部下贤。
身心是公事,何烦入室焉。
若访蒋生径,宁无切琢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佩玉:身上佩戴的玉饰,象征身份和品德。
- 槁:干枯,形容身体瘦弱。
- 朱陵天:指仙境,朱陵即朱陵洞天,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位于湖南衡山。
- 襟怀:胸怀,抱负。
- 全楚:指整个楚地,即湖南一带。
- 胸荡:胸怀宽广,能容纳。
- 洞庭烟:洞庭湖上的雾气,这里比喻胸怀广阔如洞庭湖。
- 使君:对别驾的尊称。
- 别驾:古代官职名,州刺史的佐吏。
- 冠盖:官员的冠服和车盖,代指官员。
- 翩翩:形容风度优雅。
- 常德俗:常德地区的民风习俗。
- 澹台:人名,指澹台灭明,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以贤德著称。
- 部下贤:指澹台灭明的部下中有贤人。
- 切琢:切磋琢磨,比喻学问上的探讨和交流。
翻译
身上佩戴着玉饰,身体虽瘦弱,但志向在于仙境朱陵天。胸怀全楚之地,胸中能容纳洞庭湖的烟波。别驾大人乘坐着冠盖华丽的车辆,风度翩翩。去探访常德的民风习俗,令我心中感到飘然。圣师询问是否得到人才,澹台的部下中有贤人。身心都致力于公事,何必烦恼进入室内呢。如果访问蒋生的路径,难道没有切磋琢磨的言语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身负重任的官员形象,他虽然身体瘦弱,但胸怀壮志,志在仙境,表现出超凡脱俗的情怀。诗中通过对别驾的描写,展现了其优雅的风度和对公事的专注。同时,通过对常德俗和澹台部下贤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地方文化和人才的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刘安峰方伯考满之京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日者多言八字生生未知尽处答之 》 —— [ 明 ] 湛若水
- 《 过梅岭感兴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吾廷介致仕归开化诗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己亥六月七日与九山诸同志游夹冈义庄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陈汝晦分教万州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吾廷介致仕归开化诗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和周贞庵中丞操江江上之作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