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酬:答谢。
- 具陈:详细陈述。
- 短札:简短的书信。
- 将:送达。
- 隆思:深沉的思念。
- 怀闼:心扉,内心。
- 上士:高士,指品德高尚的人。
- 糠籺:粗粮。
- 狗马:比喻庸俗之人。
- 饫:饱食。
- 高粱:优质的粮食。
- 芝兰:香草,比喻贤人。
- 翳:遮蔽。
- 草莽:草丛,比喻卑微之地。
- 荆杞:荆棘,比喻恶劣环境。
- 高堂:高大的厅堂,比喻显贵之地。
翻译
我心中的忧愁难以详细陈述,越是详细陈述,忧愁越是深长。我只能将这颗心托付给简短的书信,但因为路途遥远,无法送达。我深沉的思念充满了内心,浩浩荡荡,谁能衡量其深广?高尚的人厌弃粗粮,而庸俗之人却饱食优质的粮食。贤人被埋没在草丛之中,而恶劣的环境却充斥着显贵之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愁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诗中,“我忧难且陈,具陈忧愈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法言说的忧愁。通过对比“上士”与“狗马”、“芝兰”与“荆杞”的境遇,诗人批判了社会的不公,表达了对贤人被埋没、恶劣环境充斥显贵之地的愤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晓如惠化洞会送吕汝德书怀兼似刘子实 》 —— [ 明 ] 湛若水
- 《 次大学士方樵翁用濂溪韵开金牛洞之作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石矶辞 》 —— [ 明 ] 湛若水
- 《 叠韵酬洗奕倩 》 —— [ 明 ] 湛若水
- 《 南岳书院枕上偶次应谨庵督学韵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闻陈黎梁六君罗浮舟中为海盗所惊而归作诗嘲之且定重游之期 》 —— [ 明 ] 湛若水
- 《 先期史恭甫来同游茅山家人已迎至镇江矣月十二日也意其连夜归报速来予已到山二日至望之暮犹未至岂为泥雨所阻欤或赈饥之务未暇欤未可知也因作二诗唁之 》 —— [ 明 ] 湛若水
- 《 隐居西樵三日吟二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