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沔县

山川良是昔人非,马上兴怀驻夕晖。 汉贼未平诸葛死,韩仇已报子房归。 君臣会合时难得,忠义分明事或违。 千古悠悠何限意,诗成不觉雨沾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沔县:今陕西省勉县。
  • 良是:确实是。
  • 昔人非:过去的人已经不在了。
  • 马上:骑在马上。
  • 兴怀:引起感慨。
  • 驻夕晖:停留在夕阳的余晖中。
  • 汉贼:指曹操,诗中用以代表三国时期的敌对势力。
  • 诸葛: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智谋著称。
  • 韩仇:指韩国的仇敌,这里比喻为国家或个人的敌人。
  • 子房:张良的字,汉初的著名谋士,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
  • 君臣会合:君主和臣子相遇。
  • 忠义分明:忠诚和义气清晰明确。
  • 事或违:事情可能不会如愿。
  • 悠悠:长久,遥远。
  • 何限意:无限的感慨。
  • 不觉雨沾衣:不知不觉中雨水打湿了衣服。

翻译

山川依旧,但过去的人已不在,我骑在马上,心中感慨万千,停留在夕阳的余晖中。汉朝的敌人还未被平定,诸葛亮却已去世;韩国的仇敌已被报仇,张良也已归隐。君主和臣子的相遇是难得的,忠诚和义气虽然清晰,但事情未必能如愿。千古以来,有多少深远的感慨,我写成这首诗时,不知不觉中雨水已打湿了我的衣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义气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汉贼未平诸葛死,韩仇已报子房归”一句,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体现了对忠臣义士的怀念。结尾的“千古悠悠何限意,诗成不觉雨沾衣”则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事迹的无限感慨,以及个人在历史面前的渺小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文学功底。

程本立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刚子。洪武中举明经、秀才,授秦府引礼舍人,历长史,受累谪云南为吏。洪武三十一年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贬官,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杀。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