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与客夜酌联句留别马瞰贡魁

今夜彭城雨又来,烛花影里一尊开。 人生聚散纷萍梗,前代兴亡付劫灰。 佳会幸逢全盛日,并游谁是出群才。 明朝天北天南恨,野水孤云戏马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彭城:今江苏徐州。
  • 烛花:蜡烛燃烧时滴下的蜡油,形似花朵。
  • :古代盛酒的器具。
  •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
  • 劫灰: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时所生的灰烬,比喻历史的遗迹或废墟。
  • 全盛日:指国家或时代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
  • 出群才:超群出众的人才。
  • 天南天北:指相隔遥远的地方。
  • 戏马台:徐州的一处古迹,相传为项羽所建,用于观看马戏。

翻译

今夜,彭城的雨再次降临,我们在烛光摇曳中开启了一壶美酒。人生中的相聚与离别,就像漂泊的浮萍和断梗,前代的兴衰更迭,如今只剩下历史的尘埃。幸运的是,我们在这个国家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相遇,一同游历的人中,又有谁是那超群出众的人才呢?明天,我们将各自前往天南地北,心中难免留下遗憾。在野水孤云的戏马台,我们将留下无尽的回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客人在徐州夜酌时的情景,通过对人生聚散、前代兴亡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烛花影里一尊开”一句,以烛光和美酒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全盛日”和“出群才”的提及,表达了对当下时代的珍视和对人才的渴望。结尾处的“天南天北恨”和“野水孤云戏马台”,则以景结情,将离别的遗憾和对往昔的怀念融入其中,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