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祖庙诗

于弘有庙,有庙孔贲。 厥孙维谁,秋卿之贰。 秋卿之贰,大都之宪。 维贤孔嘉,厥品维二。 都宪曰嘻,匪则友机。 维祖华亭,维考光禄。 维述庵公,是训是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孔贲(bēn):非常显赫。
  • 秋卿:古代指司寇,掌管刑狱。
  • :副职。
  • 大都:指京城。
  • :法度,规则。
  • :等级,品级。
  • :指第二等。
  • 都宪:指都察院的官员,负责监察。
  • :不是。
  • 友机:指朋友或同僚。
  • :对已故父亲的尊称。
  • 光禄:古代官名,掌管皇室膳食。
  • 述庵公:对某位尊贵人物的尊称。
  • :教导,教诲。
  • :扩大,扩展。

翻译

在弘大的地方有一座庙,庙宇非常显赫。 庙中的子孙是谁呢?是秋卿的副职。 秋卿的副职,掌管京城的法度。 他非常贤能,品级位列第二。 都察院的官员说,这不是因为朋友或同僚的关系。 而是因为他的祖先是华亭人,他的父亲是光禄大夫。 述庵公的教导和扩展,是他的指引。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高氏家族的显赫和子孙的贤能。诗中通过描述庙宇的显赫、子孙的职位和品德,展现了家族的荣耀。同时,强调了这种荣耀并非依赖于人际关系,而是源于家族的优良传统和先辈的教导。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对子孙贤能的自豪。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