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腊月既望:腊月的十六日。腊月,农历十二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 徂:前往。
- 藤:地名,指藤江。
- 云木翳翳:云雾缭绕的树木。翳翳,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零雨其冥:细雨蒙蒙。零雨,细雨。冥,昏暗。
-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 城:城墙。
- 餐雨立:在雨中站立。餐,此处意为“吃”,比喻忍受。
- 仆夫于征:仆人正在旅行中。仆夫,仆人。征,旅行。
- 联我兰舟:与我同乘一艘装饰华美的船。兰舟,装饰华美的船。
- 子:你。
- 室处:安居在家。
- 靡宁:不安宁,不平静。
翻译
在腊月的十六日,我前往藤江。云雾缭绕的树木,细雨蒙蒙,天色昏暗。山峰像戟一样耸立,石头像城墙一样坚固。我们在雨中站立,忍受着雨水的侵袭,仆人正在旅行中。我与你同乘一艘装饰华美的船,一起前行。想起那些安居在家的人,我感到内心无法平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腊月十六日,诗人在藤江雨中的旅行景象。通过“云木翳翳,零雨其冥”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了雨天的朦胧与凄美。诗中“有山如戟,有石如城”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的险峻与坚固。结尾的“念彼室处,感兹靡宁”则表达了诗人对安居生活的向往与旅途的不安,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题芳洲为袁御医作 》 —— [ 明 ] 湛若水
- 《 自挽诗 》 —— [ 明 ] 湛若水
- 《 烟霞乐歌 》 —— [ 明 ] 湛若水
- 《 奉诏西苑陪祀谷祇坛舟渡西太液而归因览诸胜次韵张亭溪学士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喜廖子峻堂教崔来修司训至清霞洞 》 —— [ 明 ] 湛若水
- 《 题松泉图为张伯牧中舍 》 —— [ 明 ] 湛若水
- 《 别后与赵元默言怀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奉和何古林侍御三月廿日居樵二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