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八月滥竽礼闱文衡同事杨维新先生有诗见及用韵和之
五星群聚夜堂明,精鉴何惭月旦评。
利颖喜从囊底出,良材时向爨中鸣。
纸屏淅淅秋声早,苇箔萧萧月色晴。
应想白袍如鹄立,几年门下望衡平。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癸未:指1583年。
- 滥竽:比喻不称职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 礼闱: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
- 文衡:评判文章的标准。
- 月旦评:古代对文章的评价。
- 利颖:锋利的刀尖,比喻才华出众。
- 爨中鸣:在炊事中发出声响,比喻才华被埋没。
- 纸屏:纸做的屏风。
- 苇箔:用芦苇编织的帘子。
- 白袍:指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
- 鹄立:像天鹅一样站立,形容姿态高雅。
- 衡平:公平的评判。
翻译
五星聚集的夜晚,礼堂明亮,我精于鉴赏,无愧于月旦评的评价。 我喜见自己的才华如锋利的刀尖从囊中脱颖而出,优秀的人才有时在炊事中发出声响,被埋没。 纸屏风上淅淅沥沥的秋声早早响起,苇帘在晴朗的月色下萧萧作响。 我应该想象那些穿着白袍的士子像天鹅一样站立,多年来在门下期盼着公平的评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通过五星聚集、月色晴朗等自然景象,以及纸屏、苇箔等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诗中,“利颖喜从囊底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喜悦;“良材时向爨中鸣”则暗含了对才华被埋没的忧虑。结尾处,诗人想象士子们期盼公平评判的情景,表达了对公正的渴望和对士子们的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才华与公正的深刻思考。
童轩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 568篇诗文
童轩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西湖竹枝歌 》 —— [ 元 ] 杨维桢
- 《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 其六 》 —— [ 清 ] 姚燮
- 《 丙申八月纪事时自乡里入吴还华馆遂卜隐鸿山 》 —— [ 元 ] 王逢
- 《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 其九 》 —— [ 宋 ] 赵蕃
- 《 己亥秋仲送魏和公 》 —— [ 清 ] 彭士望
- 《 林草亭北郭别业同石陈诸君子作 》 —— [ 明 ] 佘翔
- 《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初别后 》 —— [ 宋 ] 贺铸
-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嵩山十首 》 —— [ 宋 ]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