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两峰书屋诗

两峰在何处,缥渺罗浮东。 鸡鸣海日动,隐映扶桑丛。 中有读书屋,悬崖挂苍穹。 天鉴开龟湖,湖月照九龙。 何以爱两峰,万物一体中。 居两以观一,两峰一峰同。 反观万卷破,一念入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缥渺(piāo miǎo):形容遥远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东方神木,也指日本。
  • 苍穹(cāng qióng):天空。
  • 龟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九龙:地名,指香港的九龙。
  • 一体:指万物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翻译

两峰位于何处,遥远而模糊在罗浮山东。 鸡鸣时分,海上的日出动人心魄,隐约映照在扶桑丛中。 山中有读书的屋子,悬挂在悬崖之上,仿佛触及苍穹。 天空的镜子开启在龟湖之上,湖中的月光照亮了九龙。 为何如此喜爱两峰,因为万物都在一体之中。 居于两峰之间观察,两峰与一峰并无不同。 反观万卷书已破,一念之间却能进入无穷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山水画卷,通过“两峰”、“罗浮”、“扶桑”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学问境界的追求。诗中“万物一体中”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哲学思考,而“反观万卷破,一念入无穷”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深邃和思想广博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