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贯城:指和州,古代地名,今属安徽省和县。
- 彦:古代对有才学的人的美称。
- 旷别:长时间的分别。
- 都俞:古代君臣和谐商议政事的场景。
- 达上下:使上下通达,指君民之间的沟通顺畅。
- 和治:和谐治理。
翻译
和州的才子,我们长时间未见,但交谈中意气相投。通过对话,我了解到我们的心意相同,也明白了道理是一致的。我们共同感慨唐虞时代的盛世,君臣和谐共商国事。要尊敬地使上下沟通顺畅,民众与政府之间真诚和谐地治理国家。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与和州同知胡君深厚的友谊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诗中,“因语知同心,又知理无二”展现了两人思想的契合,而“慨共唐虞天,君相都俞事”则体现了对古代贤君良臣和谐共治的赞美。最后两句“敬哉达上下,民与诚和治”强调了上下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和谐治理的理念,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的期望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偶笔答白川子张秋官嘉秀 》 —— [ 明 ] 湛若水
- 《 重游牛首山宵行呈同游冼司空罗江 》 —— [ 明 ] 湛若水
- 《 题扇与李庭清 》 —— [ 明 ] 湛若水
- 《 别后与赵元默言怀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朱明洞 》 —— [ 明 ] 湛若水
- 《 登峄山感怀 》 —— [ 明 ] 湛若水
- 《 登小金山有感用苏东坡韵 》 —— [ 明 ] 湛若水
- 《 已酉三月廿五予卧病潘进士直卿槐告别索予赠言呻吟之间遂成一绝赠之还邕州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