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赠颜吏目

乘田委吏大圣人,抱关击柝非为贫,封人木铎犹知天,高车驷马何臣邻。 ●清好浊觳觫君,颜子之后多遗仁,卫幕曾游泮水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乘田委吏:指古代官职,乘田是管理田地的官,委吏是管理仓库的小官。
  • 抱关击柝:抱关,守门;击柝,打更。这里指守门打更的小吏,比喻职位卑微。
  • 封人木铎:封人,古代掌管封疆的官;木铎,古代用来警示或召集民众的木制响器。
  • 高车驷马:指高官显贵乘坐的四马高车,象征权势和地位。
  • 觳觫:恐惧的样子。
  • 遗仁:指遗留下仁德。
  • 卫幕:指卫国的官署。
  • 泮水滨: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水池;滨,水边。这里指学宫附近。

翻译

即使是管理田地和仓库的大圣人,守门打更的小吏也并非因为贫穷,掌管封疆的官员和敲响木铎的人也知道天命,而高官显贵乘坐的四马高车又与臣子有何不同呢?

清廉好于恐惧的君主,自颜子之后,许多人遗留下了仁德,曾在卫国的官署游历学宫附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职位的人,表达了作者对于官职与品德的看法。诗中,“乘田委吏”与“抱关击柝”虽然职位卑微,但他们并非因为贫穷而任职,而是有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而“封人木铎”则象征着对天命的认知,与“高车驷马”的权势地位形成对比。后两句则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认为清廉胜于恐惧,而颜子之后的遗仁更是值得称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官职与品德的深刻思考。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