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逊斋冢宰赴召之京
维皇立民极,冢宰为天官。
何名为天官,心亦如天然。
好恶一不作,天鉴何昭全。
君子抱明德,心学自家传。
我素慕其人,神交倾盖前。
一朝简帝心,四海望平平。
山公日有启,野人献无芹。
迹以参商隔,浩浩心同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维皇立民极:维,语气词,无实义。皇,指天。立,确立。民极,民众的准则。
- 冢宰:古代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 天官:古代官名,指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这里比喻冢宰的地位崇高,职责重大。
- 好恶一不作:好恶,喜好和厌恶。一不作,指不随意表达个人的好恶。
- 天鉴:天意的审查。
- 昭全:明显而完整。
- 明德:美德。
- 心学:指儒家的心性之学。
- 倾盖:指初次见面时的交谈。
- 简帝心:简,选拔。帝心,皇帝的心意。
- 山公:指山中的隐士。
- 野人:指乡野之人,诗人自谦之词。
- 献无芹:无芹,无物可献。芹,一种蔬菜,这里指微薄的礼物。
- 参商:参星和商星,两星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相隔遥远。
- 浩浩心同天:浩浩,广大无边的样子。心同天,心意与天意相通。
翻译
天确立了民众的准则,冢宰如同天官一般重要。天官之名意味着其心如天一般广阔,不随意表达个人的喜好和厌恶,天意的审查因此明显而完整。君子怀抱美德,心性之学代代相传。我素来仰慕这样的人,初次见面时便倾心交谈。一旦被皇帝选拔,四海之内都期待他带来和平。山中的隐士每日有所启发,而我这乡野之人却无物可献。虽然我们的行迹如同参星和商星般遥远相隔,但我们的心意却与天意相通,广大无边。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送别李逊斋赴京的作品,表达了对李逊斋高尚品德和重要职责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天官、天鉴等意象,强调了李逊斋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虽身处乡野,但心怀天下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题陈继宗所赠万竹尹先生画 》 —— [ 明 ] 湛若水
- 《 读何东莞怀云宜民政颂而吾增邑尹盛剑崖行所无事民无能名同归于循良诗兼赠之 》 —— [ 明 ] 湛若水
- 《 赠郑孔新还增城 》 —— [ 明 ] 湛若水
- 《 登泗城北楼 》 —— [ 明 ] 湛若水
- 《 长江杂咏十一首大胜关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都宪高先生总督漕运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西溪张都宪之南都总督粮储 》 —— [ 明 ] 湛若水
- 《 登储潭庙临潭水观大树二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