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永昌桥野老云太宗靖难过桥以旧名晋起不雅特更今名

界石巍巍表县封,永昌桥上午阴浓。 渔郎不复歌前代,野老犹能说太宗。 几里护村堤似玦,大河分派水如龙。 临风不觉徘徊久,极目高唐已暮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界石:指界碑,用来标示行政区划的界限。
  • 巍巍:形容高大雄伟的样子。
  • 县封:指县界。
  • 永昌桥:桥名。
  • 午阴浓:指正午时分的树荫浓密。
  • 渔郎:渔夫。
  • 前代:指过去的朝代或历史时期。
  • 野老:乡村的老人。
  • 太宗:指明太宗朱棣,即明成祖。
  • 护村堤:保护村庄的堤坝。
  • (jué):古代的一种玉器,形状像环但有缺口。
  • 大河分派:大河的分支。
  • 水如龙:形容水流湍急,如龙般蜿蜒。
  • 临风:迎着风。
  • 徘徊:来回走动,留连不去。
  • 极目:尽目力所及地远望。
  • 高唐:地名,此处可能指高处的寺庙或塔。
  • 暮钟:傍晚时分的钟声。

翻译

界石巍峨地标示着县界,永昌桥上正午的树荫浓密。渔夫不再歌唱过去的朝代,乡村的老人还能讲述明太宗的故事。几里外,保护村庄的堤坝形状像玦,大河的分支水流湍急如龙。迎着风,不知不觉中徘徊了许久,远望高唐,已是傍晚钟声响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过永昌桥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界石、永昌桥、渔夫、野老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转。诗中“渔郎不复歌前代,野老犹能说太宗”一句,巧妙地表达了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传承。末句“临风不觉徘徊久,极目高唐已暮钟”则抒发了对过往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