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西竹屋

万斛清风扫市喧,忽惊西郭有淇园。 碧云冉冉摇香细,苍雪纷纷落影繁。 沙径逶迤通活水,石台虚敞对幽轩。 酒酣欲刻琅玕节,诗句深惭旧掖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ú):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市喧:市集的喧闹声。
  • 西郭:西边的城郭。
  • 淇园:指竹林。
  • 碧云:形容竹叶的颜色。
  • 冉冉:慢慢地。
  • 苍雪:比喻竹叶。
  • 逶迤 (wēi yí):曲折绵延的样子。
  • 石台:石头砌成的平台。
  • 幽轩:幽静的亭子。
  • 酒酣:饮酒到畅快的时候。
  • 琅玕 (láng gān):美玉,这里比喻竹子。
  • 诗句深惭:对自己的诗句感到惭愧。
  • 旧掖垣:旧时的宫墙,这里指旧时的诗作。

翻译

万斛清风扫去了市集的喧闹,突然发现西城边有一片竹林。碧绿的竹叶轻轻摇曳,散发出细细的香气,苍白的竹影纷纷落下,繁密而美丽。沙石小路蜿蜒通向流动的清水,石头平台空旷,对着幽静的亭子。饮酒到畅快时,想要在竹子上刻下诗句,但对自己的诗句感到惭愧,不如旧时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竹林景象,通过“万斛清风”、“碧云冉冉”、“苍雪纷纷”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竹林的清新与宁静。诗中“沙径逶迤通活水,石台虚敞对幽轩”进一步以景物的布局来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尾的“酒酣欲刻琅玕节,诗句深惭旧掖垣”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谦与对往昔诗作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