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吾廷介致仕归开化诗四首

我或抱荆璞,人或誇燕石。 非不诬此石,向人难历历。 历历恐伤明,明者当自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璞(jīng pú):指未经雕琢的玉石,比喻未经发掘的人才或珍宝。
  • (kuā):夸耀,夸大其词。
  • 燕石:指普通的石头,与荆璞相对,比喻平凡无奇之物。
  • 历历:清晰可数,此处指详细地解释或证明。
  • 明者:明智的人,有见识的人。

翻译

我或许怀抱着未经雕琢的玉石,而人们却夸耀那些普通的石头。 不是不愿意详细解释这些石头的区别,而是担心过于详细的解释会伤害到那些明智的人,明智的人应当自己能够识别真伪。

赏析

这首诗通过荆璞与燕石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真正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诗中,“我或抱荆璞”暗示了作者自认为拥有真正的才华或价值,而“人或誇燕石”则揭示了外界对平凡事物的过度夸耀。后两句则强调了真正的智慧在于自我识别和理解,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证明。整体上,诗歌简洁而深刻,体现了作者对内在价值的坚持和对智慧的尊重。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