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羹墙:指墙壁上的羹汤痕迹,比喻对先贤的思念。
- 悠然:形容心情的宁静与自在。
- 八极:指极远的地方,八方极远之地。
- 瞬息:形容时间极短,转眼之间。
翻译
尧舜的德行应该不遥远,就像墙壁上的羹汤痕迹,我们随时都能感受到。 宇宙的奥秘也应该不遥远,即使相隔万里,我们的心意也能相通。 衡山的景色应该不遥远,只要我们心中有所见,就能感受到它的美。 正是因为这种不遥远的心境,大道立刻就能通达。 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在瞬间感受到,何必非要骑着苍龙去追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和宇宙真理的亲近感,以及对于衡山美景的向往。诗人通过“羹墙”、“方寸同”等意象,强调了内心的感受与外在世界的紧密联系。诗中的“不远心”体现了诗人对于大道的直接领悟,而“八极周瞬息”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广阔与时间流转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己亥六月七日与九山诸同志游夹冈义庄 》 —— [ 明 ] 湛若水
- 《 慈母山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倪考功迁任少参之两浙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少司空韩信山致仕归东鲁 》 —— [ 明 ] 湛若水
- 《 十三日午游登清远峡飞来寺 》 —— [ 明 ] 湛若水
- 《 钟石诗 》 —— [ 明 ] 湛若水
- 《 贺张母胡太夫人华诞诗十韵 》 —— [ 明 ] 湛若水
- 《 腊二十八日宿三洲滩 》 —— [ 明 ] 湛若水